论企业处于生存、发展与盈利的任一阶段,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控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财务风险可以划分为内部财务风险和外部财务风险,内部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主要是在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性方法和完善内控制度的方法来化解与防范,外部财务风险只能在务实企业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系统的方法予以规避和转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财务风险的技术性防范方法。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和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有效手段。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财务会计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并赋予各岗位权责,使之相互牵制,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分工与协作。二是财务管理的流程和会计核算流程要适应企业经营方式与发展模式的变化,有效地支持企业的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财务管理岗位的设置则要动态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以预防和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三是强化企业的价值管理,并与企业的实物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会计核算部门在搞好企业价值循环的反映与监督的同时,还需有机地结合其他业务部门的实物管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
同时,要通过强化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改善会计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企业内外部审计对企业会计控制系统所实施的监督,及时发现企业会计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会计控制系统的措施与对策,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决策的有效性,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动态地平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率
企业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与结构,如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确定其发展的速度和总体规模,与之对应的是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在确定资产规模时必须考虑六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二是企业的管理能力;三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四是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五是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六是国家的有关行业政策。企业在重视规模的同时,也应重视规模的质量,即规模结构的合理性。资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主要采取下述措施:在资产结构方面,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以确保企业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加快存货的周转,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加快货币资金回笼,确保销售资金的安全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在负债方面,要动态地根据企业的经营实际,考虑企业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地平衡短期、中期和长期负债比率。在权益方面,要精心设计公司股权架构,将公司注册资本金与发展规模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投入产出率,增加公司的资本积累。在资产负债方面,要动态地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
优化企业的现金流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有资金、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与结构,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化,以提高公司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
同时,企业的现金流量与资产负债率应动态地平衡,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裕时,可以适当地提高资产负债率;当现金流量不理想时,应降低资产负债率,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企业经营处于良性状态。
(3)切实依照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原则,确保决策科学化
财务风险的控制环节主要包括确定财务目标,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财务方案的实施与控制。在设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要注意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强调目标风险与目标收益间的平衡,同时考虑利益关系人的道德风险;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时,各种分析方法要综合运用,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重点考虑资金的收付风险;制定、评价经营方案要在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框架内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与实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必须处理好财务风险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关系。只有切实遵循上述原则,才能确保决策的程序化与科学化,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当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方法还应包括有重视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坚持积极稳健的财务会计政策等。财务风险的技术性防范方法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但是,这些方法难以防范与化解道德风险。因此,为扬长避短,还应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动态地完善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有效地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的良性化运作,提高其抗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